close

在商周閱讀了這篇文章
喜歡總編王文靜書寫的立意
又加上文中引用了我極喜好的兩種元素 : 食材+日本
PO上部分與朋友分享~

商周1103期
撰文者:王文靜



她的葉柄帶紅,葉片呈鋸齒狀,老了會開蒲公英般的花朵。我的花園小徑,經常見其蹤影,總也是拔草除根,氣她繁殖力如此強,拔之不盡。直到前兩天,我到一位朋友的豪宅菜園逛逛,納悶他為何要小心呵護這野草。他說,那是山茼蒿啊!這才知道,我厭惡至極的野草,竟是我上館子常點的菜餚。

山茼蒿味道有些苦澀,又叫昭和草。相傳,日本皇太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,下令以飛機在台灣遍撒山茼蒿種籽,做為士兵野外作戰的食物補給,所以今天我們可以在台灣滿山遍野發現這野菜。因為在日本昭和年間傳播,所以得此別名。大部分的人都看過她,只是叫不出名字。

被熱炒後的山茼蒿,捻掉花蕊,只留葉片,是野菜館子的貴客。我無法想像「她活著的樣貌」,更沒想到,就在自宅的花園裡,竟然有我喜愛卻被長期「屠殺」的野菜蹤影。唉,有些尷尬。

前兩天,山上雨勢不歇,我雀躍不已,好像要去尋找失散多年的友人。戴頂帽子就在山徑間、花叢中,採摘山茼蒿。午餐就變出一盤新鮮的有機野菜。

發現山茼蒿的過程,讓我重新檢視自己,在職場周遭,看待一個人的角度。山茼蒿從來都是山茼蒿,但是被視為野草,或野菜?

我辨識得出:他,是「山茼蒿」嗎?生長在野地但有價值的青菜。

或者,他畢竟只是山茼蒿,而不是昂貴的松露。長久以來,他在職場上被高估,還是低估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歐巴桑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